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第九感课堂:直面痛苦,现代人缺失的课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5-27 访问次数:378

长期以来,在形成人格的过程中,人们正在不断丧失承受苦难以及无所畏惧地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难的能力。痛苦是能帮助人们长期生存下去并更加了解事实真相的一门课。面对着压力、错觉、恐惧等令人焦虑的问题,通常会存在两种令人讨喜的人设,一种是成为Loser躺在坑底,被现实肆意蹂躏;一种是做个佛系青(少)年,一切随缘。



在处理这些焦虑问题时,有的选择退避三舍,有的选择直面而上,也有的选择将其记录下来。全文摘编如下:

如果伤口发痒,则意味着伤口正在愈合,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这种情况在我们儿时就曾反复出现。另外,我们也知道,不需要揭掉伤疤上的痂,而只需让其留在那里,直到它自己脱落,因为揭掉伤疤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但是,今天,“结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个有些“丑陋”的词,实际上已经有些过时。痂不会脱落,是因为它还没有完全形成,任何人在这一点上都无法作弊,即使遭受的创伤已经愈合,并且身体已恢复最佳状态。

人们在谈到痛苦和创伤时已经麻木。我们在电视上关注着印度的第三波疫情,而无视我们身边正在肆虐的疫情。我们发现自己处于痛苦的境地,为此感到震惊:这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也许是唯一重要的“课程”,因为它是能帮助我们长期生存下去并更加了解事实真相的一门课。

长期以来,在形成人格的过程中,我们正在不断丧失承受苦难以及无所畏惧地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难的能力。

德国韩裔哲学家韩炳哲早在10年前就告诉我们,我们是一个“充斥着厌倦的透明社会”。现在,在大流行病中,韩炳哲又警告说,我们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社会”,只注重减轻痛苦,躲避痛苦,害怕离开舒适区,屈从于快感的支配,而对于学习重要的事情不感兴趣。要学习什么?学会真正了解苦难的危害是必需的。

我们甚至已经停止从苦难中吸取更多的知识。痛苦加剧了对自我的感知。“要探寻它的轮廓。”韩炳哲写道。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社区,他都坚持认为,“对受苦的普遍恐惧正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

从情感上说,“甚至爱情带来的悲伤都是令人避之不及的”。然后我们进入了“得过且过状态”,这使我们失去了“活力”。我们只活到了一半的状态。韩炳哲说:“人们宁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也要换来舒适的生存条件。”

就算警报状态在今天结束,问题是,我们今后在面对苦难时就不会害怕了吗?

来自意大利的作家法布里齐奥·安德烈拉说:“毫无意义的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为了避免受苦而苟且偷生。”可以说,哲学家韩炳哲的思想在这方面掀起了一场小革命。“如果你拒绝受苦,就是拒绝生活,而你的生命将只剩下追求避免冒险和遭受痛苦。”安德烈拉指出:“对良善、幸福和积极事物的追求也会产生一种‘暴力’,它将使人们否认负面事物的存在,而这种‘暴力’会给我们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就像经历苦难一样。

 在现实中,无奈、坠落、复杂......等等情绪,总是不断的交替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要做的则是看淡这些“噪音”,一切随缘,以平静的心态笑看云起云落。有时,佛系也是另一种美好。

全局浮动内容
13570880178